资讯中心


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启动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记者魏弘毅)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自23日起通过联合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启动实施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黄河将于7月1日进入主汛期。按照规定,相关水库水位应消落至汛限水位,腾出防洪库容。按照安全可控、统筹兼顾的原则,结合黄河下游抗旱和中游水库腾库迎汛要求,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启动本年度黄河调水调沙任务。

  据介绍,根据黄河中游河道来水及水库蓄水情况,综合考虑抗旱保灌保供、腾库迎汛、水库排沙、河道减淤、河口生态补水等目标,本次调水调沙将历时17天左右。调水调沙将采用万家寨、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调控为主,支流故县、陆浑、河口村水库相机配合的联合调度模式,综合考虑水库排沙减淤和下游河道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生态,控制花园口水文站含沙量峰值不超过359千克每立方米。

  黄河调水调沙是调节黄河水沙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调水调沙期间,各级水利部门将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变化,及时滚动分析水雨情,加强应急值守和防汛会商,强化水库实时调度,加强工程巡查防守,保障调水调沙顺利进行,确保人员安全和工程安全。

  23日上午,今年的黄河调水调沙正式启动。预计本次调水调沙将持续到7月9日左右,排沙量将达到1亿吨。

  黄河素有“斗水七沙”之说,平均每年有4亿吨泥沙堆积在下游河道里。下游“地上悬河”长达800千米,最大悬差10米。20世纪末,因泥沙淤积,主河槽萎缩至不足200米宽,过流能力降至1800立方米每秒,“小洪水、高水位、大灾害”风险加剧。

  调水调沙是通过人工手段改变黄河水沙不平衡关系的有效途径。利用黄河中游水库适时蓄存或泄放,冲刷“清洗”下游河道,使黄河“血脉疏通”,实现下游河床不再抬高。

  当小浪底水库水位降到对接水位时,再调度万家寨、三门峡等水库接力泄水,冲击小浪底水库淤积的泥沙。此时,河道中的挟沙水流与库区清水相遇,密度较大的挟沙水流便会潜入清水底部搅动,形成“异重流”,调整库区淤积形态并排沙出库。

  截至2024年汛前,共开展了26次调水调沙生产运行,主河槽最小过流能力提升至5000立方米每秒以上。下游河道累计“清洗”泥沙超21亿立方米,主槽平均下切3.1米,有效缓解了“地上悬河”态势。

  截至2024年底,小浪底水库累计排沙29.2亿吨。同步为河口三角洲补给生态水量15亿立方米。

  记者:杨琳

  素材来源:黄河电视台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照片,银川,2025年6月22日

  在宁夏平罗县境内拍摄的黄河滩涂湿地(无人机照片,6月22日摄)。

  夏日,黄河宁夏段滩涂湿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尽显生态之美。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新华社照片,银川,2025年6月22日

  在宁夏平罗县境内拍摄的黄河滩涂湿地(无人机照片,6月22日摄)。

  夏日,黄河宁夏段滩涂湿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尽显生态之美。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新华社照片,银川,2025年6月22日

  在宁夏平罗县境内拍摄的黄河滩涂湿地(无人机照片,6月22日摄)。

  夏日,黄河宁夏段滩涂湿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尽显生态之美。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新华社照片,银川,2025年6月22日

  在宁夏平罗县境内拍摄的黄河滩涂湿地(无人机照片,6月22日摄)。

  夏日,黄河宁夏段滩涂湿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尽显生态之美。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新华社照片,银川,2025年6月22日

  在宁夏平罗县境内拍摄的黄河滩涂湿地(无人机照片,6月22日摄)。

  夏日,黄河宁夏段滩涂湿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尽显生态之美。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新华社照片,银川,2025年6月22日

  在宁夏贺兰县境内拍摄的黄河滨河湿地(无人机照片,6月22日摄)。

  夏日,黄河宁夏段滩涂湿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尽显生态之美。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新华社照片,银川,2025年6月22日

  在宁夏平罗县境内拍摄的黄河滩涂湿地(无人机照片,6月22日摄)。

  夏日,黄河宁夏段滩涂湿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尽显生态之美。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新华社照片,银川,2025年6月22日

  在宁夏贺兰县境内拍摄的黄河滩涂湿地(无人机照片,6月22日摄)。

  夏日,黄河宁夏段滩涂湿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尽显生态之美。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