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政界人士:售港口违商业伦理长和应回头是岸

●图为长和集团在巴拿马经营的其中一个港口克里斯托瓦尔港。 资料图片

●图为长和集团在巴拿马经营的其中一个港口克里斯托瓦尔港。 资料图片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康敬、胡恬恬)长和出售运河港口事件引起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关注,有报道早前引述该管理局负责人称,目前交易结构或将导致港口所有权过于集中,损害巴市场竞争力,也不符合中立原则。中国外交部则强调一如既往尊重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承认运河作为永久中立国际水道的地位,并强调一贯坚决反对经济胁迫,霸道霸凌。香港多位政界人士昨日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一旦交易破坏运河恒久以来的中立原则,已有违商业伦理,长和「纯粹商业决定」的说法已不成立,相信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也未必认可该交易,呼吁有关企业回头是岸,以免投资石沉大海、血本无归。

  长和售港口恐损运河中立性

  全国政协委员苏清栋表示,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的考虑符合实际情况,目前国际政经环境不稳,单边主义横行,巴拿马运河正是因为「永久中立」的地位,而被全球的贸易伙伴推崇使用,对维持国际公平贸易具有重要意义,任何影响运河中立性,或将其政治化、工具化的做法,都是对国际自由贸易公平秩序的破坏。

  外交部强调中国一贯坚决反对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一如既往尊重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也是对国际公平贸易的坚强捍卫。他希望相关企业在处理本次交易时,审慎评估国际形势与企业声誉,平衡商业利益与国家安全,否则将损害自身多年累积的商誉和投资者信任。

  立法会议员陈月明表示,巴拿马运河是国际知名的国际航运交通要道,多年来一直畅通无阻。美国对于巴拿马一直虎视眈眈。长和至今未有撤回交易,而买家又是美国财团。交易落实将会导致巴拿马运河的营运商高度集中在一间综合性的公司,立场有机会偏颇所属国家,不符合中立原则,亦可能有损其他国家的利益。如今巴拿马运河管理局既然公开表态目前的交易结构损害该国市场的竞争力,也不符合中立原则。长和作为一间立足中国香港的公司,应该避免在边缘游走,考虑公司行为与国家以及民族利益上的定位,避免为全球市场带来额外风险。

  若强行完成交易投资或血本无归

  立法会议员邓飞表示,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的表述直接打破了长和集团一直以来声称这「纯粹是商业决定」的说法,因为连运河管理局都认为该交易有违商业伦理,特别是涉及港口所有权过于集中而破坏中立的问题。因此,即使不谈国家安全,纯粹从商业伦理的角度来看,这笔交易也是不符合相关原则的。 如果强行完成交易,不仅会损害国家利益,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也未必愿意接受和认可,对买家而言,可能使投资石沉大海、血本无归。

  他强调,巴拿马运河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必须保持中立原则,若运河的权益过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利益集团,必然会偏颇该集团,导致运河无法保持真正的中立。例如,控制方可能对特定对象「坐地起价」,进而损害全球自由贸易的公平,因此保持权益分散和管理中立,是运河作为国际公共基础设施能正常运作的关键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