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职业汽车驾驶员五十二年的历史资历,尤其是担任所在单位主管十五年,曾经是全省交通安全管理先进单位获奖满贯,今年正式放弃了驾驶证换证,应该对过去有个回顾和总结!
上世纪七十年代,山西省汽车牌照是04打头,后面5位数1是太原市,2是大同市,6是吕梁市。我第一次接车,是单位最老最旧最破的匈牙利产却贝尔D352型货车,载重量3.5吨,号牌是04-60553。1974年单位整体从吕梁市迁回太原市,更换本地汽车牌照号牌是04-08184,那时候太原市汽车不足一万。1975年放弃开车,从事管理工作,至今整整五十年,开车时间不足两年,却总结出一整套安全行车的驾驶技巧,靠目测就知道对方来车在什么距离什么路段会车。尤其是夜间驾驶,一看灯光就知道对方车在二百米还是一百米,确保顺利通行。期间,没有发生任何交通事故,然一同考驾照的驾驶员们,大大小小都有事故经历!应该说,得益于文化的智慧和熏陶,获得了与众不同的体验和实践,对日后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导者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汽车发展史,就是国家发展史,人民创造史,汽车号牌从三位数到如今加英文字母的六位数,成为世界汽车第一王国,仅仅是半个世纪的事情,可以预言未来五十年,汽车的称呼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叫自行车或者叫自动车,安全性、舒适性、全天候、高续航、全自动智能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国畅通无阻!
谨以此文作为对汽车的怀念和告别,祝福我们的孩子们未来一帆风顺幸福绵长!
大道理
2025年5月5日00:02:19
车牌历史可以追溯到1899年,第一块车牌在某处诞生。而中国的第一块汽车牌照则出现在1901年的上海,由工部局发放。当时,一位外国友人将汽车带到了这座城市,工部局为其发放了与马车牌照类似的临时通行证,这也标志着中国汽车时代的开始。
在1911年,工部局为私家车设置了1-500号的牌照,并采用黑底白字的格式。每季度,每辆私家车都需要缴纳15两银的税金。然而,各地的车牌并不统一,直到1947年,车牌制度才得到统一,采用了“国+5位号码+上牌地简称”的形式,并在全国范围内通行。
新中国成立后,汽车牌照在我国经历了六次重大变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寻我国车牌的演变历程。
第1代车牌以地区代码加数字的方式呈现,设计风格简洁大方,前还饰有一颗醒目的五角星,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由于四位数车牌数量有限,难以满足需求,这一代车牌于1950年代使用,仅使用了一年便被新设计替代。
第二代车牌从1950年至1964年使用,设计思路与第1代相似,通过在数字前增加地区代码(例如,北京为1)来区分不同地区,同时引入了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以区分汽车类型。这种改进显著提升了车牌数量,满足了当时的汽车需求。
继第2代车牌之后,第三代车牌在1964年至1973年期间问世。这一代车牌设计上减少了视觉元素,新增了黑色车牌用于特种车辆,虽在美观度上可能并不出彩,但这种设计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四代车牌从1973年至1986年,展现了新的时代特色。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持续增强,车牌的种类日益丰富。例如,大使馆汽车和半拖车有了专用牌照,并引入了多种色彩。同时,车牌的背景色彩变得五彩斑斓。
第五代车牌具有统一尺寸和现代化设计,被称作86式车牌,不仅在外观设计上统一化,还实现了不同车型及特殊车辆的区分,是一目了然的创新。
目前,我们日常所见的是第六代车牌,常被称为92式车牌。这种车牌设计结合了汉字与字母,通过点号进行有序的分隔,清晰地标明车辆所属省份。
近年来,中国也开始了对新型车牌设计的探索。新式车牌设计以美式为蓝本,提供了个性化号码组合,但也面临技术挑战。在某种意义上,它借鉴了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但技术上的缺陷使它未能普及。
文章结尾提到其他国家的车牌设计,这引发了对不同设计风格的思考。不同国家的车牌设计各具特色,反映了其文化、技术和管理的多样性。未来的设计或许更加注重环保、科技与美观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