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感悟特朗普访华——上天安排的日程

刚才,收到上天传递的一则信息:特朗普总统定于8月23日访华,行程五天。

大道理

2025年7月10日03:23:43

作者 | 燕赤侠

备受瞩目的中美外交,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

2025年7月11日的吉隆坡,成为了国际焦点。

在东盟外长会系列会议的间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完成了历时一小时的闭门会谈。

这场被称为"积极、务实、建设性"的会晤,标志着新一届美国政府上任后两国高层首次面对面接触。

此次会晤的特殊性,在于其多重背景叠加。

一方面,这是鲁比奥就任国务卿后的首次亚洲之行,象征美国在应对中东、欧洲冲突之余重新聚焦印太地区。

另一方面,会晤正值全球对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普遍不安之际,王毅在东盟会议上刚批评过"单边主义和个别大国滥施关税"的现象。

在这种微妙氛围下,双方仍能达成"加强各层级沟通对话"的共识,表明两国都有意愿防止关系进一步恶化。

随着美国企业界对经贸脱钩的反感加剧,以及亚太盟友在选边站队问题上的谨慎态度,华盛顿需要更灵活的对华接触策略。

选择在第三方场合举行会晤颇具深意,既避免了直接互访的政治敏感性,又为双方创造了相对平等的对话环境,这种安排本身就体现着外交智慧。

东盟国家普遍欢迎中美建设性互动,这有助于缓解地区国家"选边站"的压力。

从具体议题来看,会晤内容涵盖双边关系核心关切与全球热点问题。

王毅全面阐述了中方原则立场,强调要将两国元首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

他特别指出,美方应以"客观、理性、务实"态度看待中国发展,用"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处理双边关系。

这番表述直指当前中美关系的症结所在,美方近年对华政策中存在的意识形态偏见与单边制裁措施。

据外交部披露的细节,双方同意加强各层级外交沟通,在管控分歧的同时探索合作新领域,这一共识为后续互动奠定了基调。

而鲁比奥作为曾被中国制裁的政治人物,此次能与王毅部长平等对话,本身也传递出两国务实处理分歧的信号。

双方讨论范围涉及贸易、安全及俄乌冲突等敏感议题,而经贸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

鲁比奥在会后的表态同样值得玩味,他承认两国存在分歧,但更强调"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并对元首会晤表示期待。

这种相对温和的语调与他就任初期对华强硬言论形成微妙对比,可能预示着美国外交团队的务实转向。

随着中国在东亚合作机制中的影响力持续提升,美国不得不调整其传统"亚太再平衡"策略。

正如会晤公报所述,探索"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需要超越零和思维,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新型大国关系框架。

中美更深层次的破冰迹象,就是来自两国元首互动安排的实质性推进。这也是吉隆坡会晤最引人瞩目的一点,为特朗普可能的访华行程铺路。

早在6月中美元首通话中,中国领导人已明确欢迎特朗普再次访华,而此次外长级接触则为高层互访创造了必要政治氛围。

外媒披露的细节显示,白宫已开始联系企业高管筹备随行商务代表团,显示访问计划进入实质阶段,这种安排延续了特朗普政府重视经贸成果的一贯风格。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既可能在9月初安排专门国事访问,又计划借10月底韩国APEC峰会之便举行领导人会面。

这种"政经联动"的外交模式,在美国对华交往史上具有传统。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就曾带领庞大商业团体,2017年特朗普首次国事访问中国也有29名企业高管随行。

历史经验表明,这种在多边框架下的双边互动,既能规避单独访问的政治敏感性,又能借助国际舆论的见证增强会谈成果的公信力。

选择何种形式实现领导人会面,将取决于未来数月双边关系的具体进展。

近期中美互动呈现"自上而下"的特征,6月元首通话确立基调,7月外长会晤搭建桥梁,后续可能的高层访问落实成果,这种层级递进的安排体现了两国对双边关系的谨慎管理。

特别是在经贸领域,随着美国企业界对加征关税政策的担忧加剧,特朗普政府需要通过与中方对话来平衡国内压力,这为双方寻找贸易摩擦解决方案创造了条件。

当然,乐观预期仍需与现实挑战并存。

鲁比奥作为对华强硬派代表,其政策取向与中方期待的建设性互动存在分歧;美国国内政治极化趋势可能制约特朗普的外交灵活性;加上台湾、南海等传统敏感议题随时可能发酵,这些变量都将考验两国外交的智慧。

但无论如何,吉隆坡会晤至少证明了一个基本事实: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经不起全面脱钩的代价,即便存在深刻分歧,保持沟通渠道畅通仍是双方的理性选择。

考虑到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和战略竞争长期性,对中美关系转圜的预期应保持谨慎乐观。

当前中美关系正站在关键十字路口,处于"战术缓和"与"战略竞争"并存的复杂阶段。

吉隆坡会晤达成的"建设性"共识,需要后续具体行动来充实。

但也要看到,美国对华政策中的竞争面尚未根本改变,近期在科技、南海等领域的动作仍存争议。

这种复杂局面下,两国更需要建立有效的危机管控机制,避免误判引发意外冲突。

未来数月,随着特朗普可能访华、APEC峰会等关键节点临近,中美外交的热度也将达到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