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政界人士表示,国家有关部门相继表达了对交易的关注,足见事件对国家安全与利益的影响之大。若长和继续执迷不悟,不仅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其形象、声誉以及未来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大公报记者龚学鸣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陈勇表示,商务部再次对港口交易表达关注,足以证明事件对国家安全与利益的影响之大。社会各界不能掉以轻心,依然要关注其实际行动。希望长和及时亡羊补牢,若执迷不悟不仅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相信全国人民也会以实际行动抗议,进而影响其形象、声誉以及未来的发展。
仍然执迷不悟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法学教授傅健慈批评长和坚持出售码头可谓「经济短视,政治失察」。他强调,港口属战略基础设施,各国均严格监管,绝非普通商业行为。长和以香港为中心发展业务,受惠于国家发展带来的红利,却在中美博弈敏感期向美资出售关键节点资产,涉嫌损害国家供应链安全。 《反垄断法》明确要求涉及国家安全交易需接受双重审查,因此纯商业逻辑不能凌驾于法律义务之上。
傅健慈认为,自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依法对长和港口交易进行审查后,外交部、商务部相继表达了对交易的关注,表明事件已受到中央高度重视,若长和一意孤行必将付出代价。他敦促长和履行企业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依法依规,尽快主动撤销这宗所谓「售卖港口」的交易,不要向美国「递刀」,以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及公平公正的国际营商环境,否则便是搬起石头砸在自己的脚上。
有关部门审查范围不局限于《反垄断法》
大律师吴英鹏表示,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地缘政治优势和军事力量,始终将巴拿马运河视为其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支点。特别是近年美国为维护其全球霸主地位,不择手段对中国进行打压遏制。港口属于关键基础设施,如果由美国直接或间接掌控,将会影响全球物流网络,随时可以向中国的外贸和供应链施压。由此可见,本次长和港口交易将会对中国的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产生潜在的巨大风险。
吴英鹏强调,如果相关交易方规避审查,在未获批准前实施集中,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仅就《反垄断法》而言,可面临多种法律后果,常见的包括责令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限期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以及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等。反垄断执法机构在确定具体罚款数额时,会考虑违法行为的性质、程度和持续的时间等因素,结合本次港口交易的金额,罚款很可能是天文数字。此外,对于拒绝、阻碍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实施的审查和调查的个人和机构,可以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还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值得注意的是,法律责任可能不局限于《反垄断法》,还可以是基于其他部门法律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法律责任(国家安全相关法律)和民事法律责任等。奉劝此次港口交易各方,认清形势,遵守中国和香港特区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