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政商界吁长和及早终止港口交易维护国家航运利益合规乃企业运作底线不容「障眼法」避查

●香港政商界人士奉劝涉事港企别再一意孤行,及早终止交易才是正途。图为该港企营运的巴拿马港口。 资料图片

●香港政商界人士奉劝涉事港企别再一意孤行,及早终止交易才是正途。图为该港企营运的巴拿马港口。 资料图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早前对长和集团拟出售港口一事作出明确表态,强调「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商务部亦表示:「希望有关企业对此保持清醒认识,审慎行事。」香港政商界人士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真正的商业价值,不仅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也体现在每项选择背后的良知与担当,而关键基础设施的让渡往往伴随地缘政治风险,因此奉劝涉事港企别再一意孤行,及早终止交易才是正途。 ●香港文汇报记者蓝松山

  全国青联委员、湾仔区议员穆家骏表示,面对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劝阻,长和非但未有作出放弃交易的意思,反而有传以「拆分资产包」等方式,采用「障眼法」规避反垄断审查。他批评,资本集团「化整为零」企图用技术性操作绕过官方审查的防火墙,是测试国家的底线。

  若交易完成中企恐面临风险

  他举例说,过去阿联酋迪拜港口世界公司曾计划收购美国港口,终因美国国会的反对而被迫剥离相关业务,可见关键基础设施的交易往往伴随地缘政治的风险。他强调,港口承载着物流、能源运输和供应链安全等关键功能,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更位处全球航运「咽喉」、中国与美洲国家的贸易核心通道,若交易完成,中国企业可能面临物流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削弱等风险。他奉劝相关港企勿再一意孤行,及早终止交易才是正途。

  中小型企业委员会委员邵燕宁表示,仍记得在大学修读商业管理的第一堂课,当时教授就曾向学生们直言:「合规是企业运作的底线,道德是企业得以长远发展的根本。」这句话对她影响深远,「作为一名年轻创业者,我也一直坚信,企业除了追求经济效益外,更应肩负对社会、对国家的基本责任。」

  守住关键领域为社会国家创造价值

  邵燕宁提到,在创业过程中,见过不少同辈在面对国际资金与市场机遇时,仍选择以长远利益作为优先考量。也曾有团队成功研发出具潜力的新型专利,面对外资收购的邀约,最终选择与内地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 「这并非单靠情感作驱动,而是基于一种判断:关键技术的控制权,关乎产业未来的自主权与发展空间。」

  邵燕宁指出,当代年轻人成长于开放多元的环境中,理解市场运作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但也更明白,在某些核心领域,稳健、审慎的决策才是真正负责任的选择。青年创业者应该在现代经济中,在坚守原则之下,持续为社会与国家创造价值。 「我深信,每一份合作协议、每一次融资、每一项创新,都值得企业思考它对社会、对国家的深远影响。或许这样的选择未必是最轻松的一条路,但希望每名企业家将来回望今天的每个决定,仍能坦然地说,我们不只在市场中创造价值,也努力守住了属于我们的责任与立场。」